第五十二章 埋骨何处-《永徽迷局》
第(3/3)页
“‘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虚极。’薛明府这是怎么了?莫不会是紧张了罢?怎的背个《道德经》,竟也磕磕巴巴的?”
“实不相瞒,”薛讷腼腆一笑,回道,“薛某一紧张便会背书,《三字经》、《道德经》有什么便背什么,今日许是太紧张,竟连这也想不起来了。毕竟此案重大……不知高主事这几日有何进展,有无找到樊宁便是安定公主的更多证据?”
“铁证如山,还需要高某再证明什么呢?”
“一本不知所谓的密册,编者已然过世,能证明什么呢?”薛讷依旧谦虚笑着,说出的话却铿然带刺,“只怕是有人妄自揣度了天皇的忌讳,自行设计了这场戏罢?”
“呵,”高敏轻轻一笑,上下打量薛讷两眼,“天皇的避讳,其实凡人可以轻易揣度?薛明府绵里藏针,便是针对高某也没用,还是好好想想待会子如何认罪,以求得天皇宽宥罢。”
薛讷眼中闪过一丝不经意的狡黠笑意,他点点头,拱手一抱拳,不再与高敏争辩。
未几,门外御史高声道:“本寺住持圆空法师与诸位道长比丘沙门到!”
在众人目光注视下,一个身着红色袈裟的老僧携一众高僧约莫十余人一道走入院中,只见那圆空法师个头不足七尺,须发尽白,眼窝深陷,看起来倒是十足有得道高僧之感,在他身后的,则是几个卷着袖口手持铁铲的年轻僧众。
眼见时辰将至,方才还在闲话攀谈的几位官员此时皆闭了口,翘首以待,随着一声“天皇天后驾到!太子驾到!”众人立刻原地跪倒,叩首接驾。在一众宫廷侍卫和御史婢女的簇拥下,李弘搀扶着李治,与武则天一道踱入院中。今天的李治不似十日前那般精神,想必又开始犯头风。被李弘搀扶着坐在牌位偏右的长椅上后,李治摆手道:“众位爱卿平身吧。”
众人领旨站起,垂首立在旁侧。李治的目光扫罢众人,最终落在了武后身上,他轻拍自己身侧的空位,示意她坐在自己身旁。
不必说,此事尚无定论,天皇即便对天后有怀疑,也不会令她太难堪。武则天屈身一礼,当仁不让地坐在了李治身侧,两人交换罢神色,她轻启朱唇道:“十日前,有人以安定公主之事再生波澜,称十六年前,本宫令公主假死,以陷害蟒氏,真正的公主被密局阁丞李淳风收养。陛下命刑部彻查,本宫则从长安与并州召来薛慎言与狄怀英,如今十日之期已至,此案是否业已破获?”
狄仁杰上前两步,再拜道:“回禀二圣,臣与薛明府奋力调查十余日……未发现此处有盗洞。先前两京之间疯传,称陛下乃是看到公主遗骸不翼而飞,方犯了头风,臣敢问……”
李治虚弱的面庞上满是疑窦,蹙眉道:“朕不曾亲眼见安定遗骸失窃,上次与皇后来此处,是看到配飨、灵位东倒西斜方动了怒火。至于公主未曾下葬,以及事关蟒氏云云,皆是御史台密报呈奏。”
“那便是说……公主遗骸应当仍在坟冢的棺椁之中。回禀二圣,公主遗骸找到了,请二圣圣断。”
听了狄仁杰这话,满堂人皆哄笑起来,高敏嗤道:“狄法曹这玩笑,当真是太不合时宜了罢?种种迹象所述,皆是当年公主根本没有下葬,而是被李淳风抱出了宫去抚养长大,便是樊宁,狄法曹却说公主就在棺椁之中?如是搅扰圣听,其心可诛!”
李治的面色复苍白了两分,他望了望站在人群末端的樊宁,又看了看身侧的武后,重重咳喘几声,说道:“无论如何,此事今日必当有个结果……法师,开馆罢。”
圆空法师双手合十,对李治深深一礼,随即对那几名手持铁铲的年轻僧人点了点头。年轻僧众们即刻围上前,准备铲土,其他僧众便与圆空法师一道,立在坟茔旁诵经,企望不要惊动可能存在的公主亡魂。
樊宁远远看着这一切,神情恍惚,她心里十分清楚,若开启的棺中真无公主遗骸,那么她是安定公主之事便十有八九被坐实。一旦此事被坐实,天后必遭连累,甚至整个朝廷皆会发生异动,而她亦会身陷宫廷牢笼,不知能否再与李淳风和薛讷相见,更不知他们是否会因此事获罪。
时光如雨,点点滴滴淌过,不知过了多久,安定公主坟茔处已被挖出个一人深的竖井,一名僧人手中的铁锹突然触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,发出“锵”地一响。几名僧人立即加快了速度,将附近的浮土扒开后,露出了一只巨大的石棺。
圆空法师即刻转身,向二圣请示,李治扶额颔首道:“开棺罢。”
两名僧人矫健地跳下竖井,只见那棺椁以铁链捆绑,侧面还挂着石锁,由于经年累月埋在土中,已经锈蚀不堪。一名僧人接过旁侧递来的手斧,奋力一挥,只听铁石铿鸣,铁链脆断。地面上复跃下两名僧人,四个人来到棺椁四角,大喝一声一齐咬牙用力,终于将棺盖顶了起来。
众人皆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,李治亦撑着虚弱的身子,在李弘的搀扶下走上前,他强摄心神,努力将混沌一片的双目聚焦,往下看去,只见那即将朽坏的棺中竟然真的空空如也,并没有任何遗骸在其中。
目睹这一切的李弘心头大震,还未反应过来,便见李治一踉跄,他忙上前将他扶住,急道:“父皇!父皇当心身子……”
李治顾不得身体的不适,转身望向武则天,神情异常复杂,有震惊,有伤怀,有慰藉,有愤怒,种种聚积混在一处,令他心口起伏不住,最终只道:“媚娘……你还有何话好说?”
第(3/3)页